CN EN

新闻资讯

为您提供最优的原料使用解决方案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心血管疾病相关原料推荐

来源: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包括外周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和脑动脉疾病。事实上多数心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栓引起的,在我国CAD已成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心肌标志物是反映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指标,有助于心肌损伤,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层和预后评估。

01 心肌肌钙蛋白I (cTnI)
cTnI是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的标志物,也是公认的快速诊断AMI和ACS以及协助ACS危险分层和反映其预后的主要生化标志,因此被认为是心肌梗塞诊断的金标准生物标志物。另外,新一代高敏cTnI检测有助于对不同患者群体(包括心力衰竭患者或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作长期风险分级。

23ede5ca40285c93cf993bf91aea0f23.png


02  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是用于心肌损伤的最佳早期标志物。由于其为小分子物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可快速入血,故在AMI发生的1.5~6h内,通过动态检测二次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可早期诊断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如第二次检测值明显高于第一次检测值,则具有极高的阳性预报价值;如动态检测二次测定值间无差异,则具有100%的阴性预报价值,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但应注意的是,严重休克、严重的广泛性创伤、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心肌炎、急性感染时肌红蛋白均可能升高。

4da3c3b5c371a83a5bf9bbc3966ed1e4.png


03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由于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在20世纪70年代,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而广泛应用多年。CK-MB在AMI发生后,4-6h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48~72小时恢复正常。CK-MB的出现时间比传统酶学指标要早。研究证明CK-MB可以用于诊断AMI,阳性率可达到80%。CK-MB是判定再通与否的早期最佳指标,CK-MB在溶栓再通者中峰值明显提前,对判断血管再通很有价值。

29e0889646ab2fb3ce11d5a1970c4721.png


04 D-二聚体(D-Dimer)
D-二聚体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产生的一种小分子二聚体,增高能反映继发性纤溶性增强。作为体内高凝状体和纤溶亢进的标志物,对血液的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0ada4f3e4f70e966a761f43e50aca654.png


05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且特异地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在正常生理条件下,H-FABP并不出现在血浆或组织液中,在心肌损伤的早期释放入血。是心肌损伤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最早的标志物之一。ACS发生后1-3小时开始升高,6-8小时达峰值,12-24小时恢复正常。作为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具有其特有的优势。

507da4ca97485984a3267fdb505173a7.png


06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

NT-proBNP和BNP来源相同,前体都是激素原proBNP,NT-proBNP分子量为23.9kD,由心肌细胞分泌产生。心肌细胞首先合成含134个氨基酸对的B型利钠肽原前体,随后在系列内切酶的作用下被切割为NT-proBNP和C端多肽BNP。NT-proBNP是诊断心力衰竭的生化指标,并在评估高血压左室肥厚、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ca774dd1cbf8f108e3c26edd82db6873.png


07 可溶性ST-2
ST-2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心衰(HF)患者的危险分层以及预后评估。与其他众多心脏标志物不同,ST-2的水平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而快速改变。这意味着ST-2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快地做出响应。急慢性心衰患者的ST-2水平的升高(>35ng/ml)与心衰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并且可用于再入院及死亡率预测。大量文献均显示ST2是一种全因心脏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ST-2还可以提供与NT-proBNP(BNP)以及超敏肌钙蛋白T互补的预后信息。

b35cd16f3818efc0698446a5b4ebd348.png


参考资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当代医学》